目前针对青枯立枯病的研究进展有哪些?

nongshi 9个月前 (07-31) 抗重茬 78 0

目前针对青枯立枯病的研究进展有哪些?

青枯立枯病是由青枯菌(Ralstonia spp.)引起的一种重要土传植物病害,影响全球多个作物的生产。近期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青枯菌与植物互作机制: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研究揭示了青枯菌调控植物侧根发育以增强致病力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青枯菌效应蛋白RipAC能够操纵植物侧根发育,增加侵染点,这一发现有助于理解青枯菌如何利用植物生理过程促进自身侵染。 

青枯病生物防治研究: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鹏副教授团队在茄科作物青枯病生物防治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对青枯菌具有高拮抗活性的菌株资源,并成功分离出具有潜力的新天然化合物,这些发现为开发新型微生物农药和治疗结肠癌提供了数据支撑。 

复合微生物菌剂根枯立枯.png

青枯菌劫持植物代谢:研究表明青枯菌效应蛋白RipI能够劫持植物代谢,增强植物细胞中γ-氨基丁酸的合成,而γ-氨基丁酸是青枯菌生长与致病必需的营养物质。这一发现揭示了病原菌-植物分子互作的新策略,为青枯病的动态精准阻控提供了设计思路。 

高温高湿下的抗青枯病机制:福建农林大学何水林教授团队研究了高温高湿下茄科植物的抗青枯病机制,发现在这种条件下,植物通过激活细胞分裂素信号通路来提高抗病水平,这一发现有助于改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作物的抗病性。 

青枯菌抗性相关途径:中科院Alberto Macho团队的研究揭示了植物丙酮酸脱羧酶(PDCs)介导的代谢途径在抵抗细菌性枯萎病中的作用,这一发现有助于了解与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抗性相关的代谢途径,以及细菌毒力策略。 

这些研究进展不仅增进了我们对青枯立枯病发病机理的理解,而且为开发新的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有望实现更为有效的病害管理策略。

如果您有相关问题,请咨询高级农技师,张老师:13652523500(微信同号)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