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枯黄萎病的病原菌有哪些特点?

nongshi 10个月前 (07-10) 抗重茬 65 0

豆角枯黄萎病的病原菌有哪些特点?

  豆角枯黄萎病病原菌的特点。豆角枯黄萎病主要由真菌引起,其中包括尖孢镰刀菌菜豆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phaseolus)和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 F. sp. Tracheiphlium)。这些病原菌具有以下特点: 

1,形态特征:

  尖孢镰刀菌菜豆专化型的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50℃时不能生长。它们的菌丝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可以看到非常细小的孢子,这些孢子在病菌的生命周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生态习性:

  这些病原菌腐生性较强,能够在土壤中越冬,并通过病残体传播。它们通常从根部伤口侵入,连作地及土壤含水量高的地块发病较重。 

3,生物学特性:

  尖孢镰刀菌菜豆专化型适宜的pH范围为6~10,最适pH值为8.0。全黑暗和全光照有利于菌丝的生长,且可利用多种碳、氮源,最适碳源为果糖和D-甘露醇,氮源为蛋白胨和硝酸钠。 

豆角枯黄萎病的特点.png

4,症状表现:

  感染后,豆角植株的叶片会逐渐枯黄和萎缩,根部形成黑色、腐烂的斑块或线条。这些病征通常在植株生长期后期发生,并逐渐加重,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5,环境因素:

  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土壤过湿或缺氧的环境下,病原菌会更容易生长和繁殖,从而导致豆角植株易受到感染。 

  这些特点使得豆角枯黄萎病成为一种难以控制的土传病害,对豆角的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采取适当的预防和管理措施,如轮作、土壤消毒和种植抗病品种,对于减轻病害的发生至关重要。

如果您有相关问题,请咨询高级农技师,张老师:13652523500(微信同号)

如果您有相关问题,请咨询高级农技师,张老师:13652523500(微信同号)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